如今很多投资者盯着两大场外两大资金蓄水池(国内存款搬家的资金、海外美元溢出的资金)。那么这些会到A股吗?如果能有部分流入,就会让A股行情形成资金流动性的泛滥,也就是所谓的“水牛”行情。历史上,我们可以发现,当经济基本面不好的时候,投资者就会期待货币政策放水而形成机会。其实,不用太远,2024年9.24行情就是典型。因此,这种期待在市场中经常呈现,需要我们研究好相关规律。存款搬家现象的思考先来说美元的因素,尽管2025年初至今美元指数跌幅超过10%,美债信用压力加大,但我们注意到2023年前7月外资仍在净流出A股,只不过流出速度有所减缓;倒是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,获得定价权。外资因素很难期待的话,那么,如今居民现金和存款余额在2025 年 一季度末的规模为 160 万亿元,相当于全年 GDP 的 1.2 倍。这么大规模的无法自由兑换的人民币,会进入股市吗?即所谓的存款搬家,那么,很有必要对此做一个详细的研究。
说到存款搬家,在A股历史上,就是指1996-1997行情,这一波行情对应的基本面是较差的,但市场在增量资金推动下,形成了一波持续16个月,涨幅170%的行情。而这一波增量资金主要是居民存款搬家。这是有时代背景的,在20世纪90年代,通胀两位数的时代,确保居民存款不会随物价上涨而贬值,国家推行了“保值补贴率”,以此来确保居民储蓄不被通胀所吞噬。就在1996年,“保值补贴率”连续下降,最终取消了“保值储蓄”,失去这个因素,存款就变得没那么“划算”了。
因此,银行存款就有蠢蠢欲动,但还不知道要去向哪里。这个时候,国家高层持续喊话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。同时,沪深两大交易所围绕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推出了系列举措,如降低交易费率,搞活证券市场,出台地方上市公司扶持政策等,也都在吸引投资资金入市。在市场赚钱效应的刺激下,就有存量搬家的情况。不过这里面,要明确一点,这些存款资金留下来的并不多,因为当时的A股并没有提供持续性的赚钱效应,尤其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呈现,也有风险,所以增量资金更像是一股热钱。低利率时代的日本经验思考:低利率就会导致存款搬家吗?并非如此,历史数据显示,即使零利率和负利率,日本人的存款也并未大规模流入股市。为什么呢?首先是老龄化和通缩预期的影响——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保本型资产,加之长期的通缩环境让物价会下跌的观念深入人心。其次,税收政策和金融产品设计不够友好,直到2014年推出NISA(少额投资非课税制度)之前,长期投资一直缺乏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。
此外,日本企业的分红率普遍较低,股市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的低迷期,导致公众对风险资产缺乏信心。同时,日本有一个金融产品是很受欢迎的,也被称作渡边太太(ワタナベさん),这是日本金融市场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代称,特指普通日本家庭主妇利用家庭储蓄参与外汇保证金交易(FX)的现象。2000 年代起,日本 FX 市场高度发达,交易杠杆一度高达 100 倍,开户手续简单,门槛低。
很多家庭主妇把部分存款拿去做外汇保证金交易,尤其是: 卖日元买高息货币(如澳元、纽元、南非兰特)赚利差,即利差交易策略。2007–2008 年金融危机前,渡边太太群体总交易量一度占到东京外汇市场交易的 30–40% 左右。日本央行长期超宽松政策,使得零利率和日元套利成为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结构。说白了,存款资金考虑的还是安全和稳定,不会贸然进入到高风险的股市,除非市场有稳定的赚钱效应,接下来,我们从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。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线上最大的配资平台-配资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